关于语文课改的几点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9 21: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信息社会的新形势、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球一体化的新趋势,对传统语文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一个学年的探索、实践,我的感受用课文中的几句诗来概括最合适:“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败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个“海”、这个 “全新的世界”,就是课改思想指导下的语文世界,它使传统语文教学柳暗花明,使师生大鹏展翅,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引下,课改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的课程观念正在逐渐被认同和接受,我们教师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如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次,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不仅是指导者、参与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互教互学,基本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再者,正在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改变过去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生动活波、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充满朝气的课改春风的沐浴下,课堂已成为学生自主遨游的领域。
推开一扇窗,感受课改的精彩。下面谈谈我校语文教师在课改探索中的点滴认识和作法。浅薄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1、理念是课改的基础,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在通识培训上,有一位参与培训的老师曾这样说:“说那么多理论干啥,我们需要的是怎样教!”真的是这样吗,50年代霍茂真曾提倡“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平等,缩小空间距离是形式,缩小心理是实质。因此,弄不清理论的,只一味模仿做法,即使教师蹲下,即便蹲的再低,就真的平等了吗?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对理念的片面理解,形式上的一味模仿,就造成了“自主等于放羊”、“合作等于合座”、“探究等于讨论”。更谈不上设计的理念、合作的时机、过程的控制、效果的优化了。
我在讲《伟大的悲剧》一文“斯科特三人留在帐篷里,静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三人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学生略作思考后回答:躲藏在帐篷里,算什么英雄好汉!应该像奥茨一样,毅然决然地走出帐篷,勇敢地面对死神。再者,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呢?许多学生也表示愿“以死相搏”以求“一线生机”!此刻,主人公的做法与学生的想法形成了“矛盾”。问题有价值,时机也成熟了,我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其本质。经过努力,学生最终明白了:不离开帐篷,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前者,“以死相搏”以求“一线生机”;后者,他们带着珍贵的岩石样本、证明“阿蒙森成功”的信件、几个月写的极地日记……为渺茫的“一线生机”,而让珍贵的资料“永葬极地”。他们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为热爱的探险事业献身的壮举!到此,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体验,养成态度,最终内化为价值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