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0届高三历史必修Ⅱ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20字。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0届高三历史必修Ⅱ测试卷
本试卷共4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其中,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D.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3.“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4.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错误的是
A.扩展了工业文明 B.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C.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 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 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