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二高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160字。
河南省方城二高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出题人:方城二高高一历史组 校对:仝艳娜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姐。“褒拟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拟乃人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3《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4“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井田制度 D.世袭制度
5依据西击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统 辖番禺、四会、龙川、博岁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泛)。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