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素质教育中的作文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南京九中徐志耀原创资源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
欢迎大家监督原创资源的真实性,如发现造假及拼凑请向本站指出,我站将奖励举报者并曝光假原创资源提供者。
*****************************************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语文不仅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项目,同样也是所有学科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特点的一门课,我们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新的思想、新的能力,还要让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民族的伟大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两方面的压力使我们肩头的担子更重了。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撑起地球”,同样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将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支点,用它撑起新时期的语文教学。
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作文训练,作文训练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核心,我们上课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能写一篇好作文,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章结构,还是分析课文内容,其本质都是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目标。毕竟,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如何划分几篇课文的段落、归纳中心,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段落层次的分析掌握合理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通过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了解如何在文章中组织材料,突出文章的主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的作文训练必须打破过去那种一单元一篇大作文,每天一篇日记式的小作文这种呆板的模式,而要在作文训练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全新的作文训练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从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批改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指导思想上,我们首先要树立“处处皆有作文”这一观点,我们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处处都可以训练作文,并不是单单拘泥于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和一些固定的小作文。我们可以通过对重点语段的改写、扩写来检测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此发现学生一些新颖的思维。我们也能从整体着眼,利用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斑羚飞渡》一课的重点就是斑羚的形象感人在何处,我们可以让学生扩写其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第一只斑羚飞渡成功后的动作、心理,镰刀头羊从容走向彩虹——交给学生扩写,以此检测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我们还可以在把这一课的段落层次分析完之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把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改成倒叙,并且给修改后的文章加上一个开头,该如何做呢?由此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开头突出文章的主要艺术形象,交待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吸引读者,既让他们深入分析课文,又让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我们也要把作文练习和课文分析结合起来,既要注意随时随处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要利用作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以写读后感的方式让学生先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这些读后感既可以包括对课文整体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某些重点语段的感受。写了之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让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