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小题,约10910字。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二模”考试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可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膜,但要观察磷脂双分子层则需使用电子显微镜
C.生殖细胞和体细胞融合获得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分别为二倍体和四倍体,均可育
D.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分泌蛋白形成所参与的细胞结构则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
2.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分类,不合理的是 ( )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D.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4.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5.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 )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
突变体a(酶A缺陷) 突变体b(酶B缺陷) 突变体c(酶C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长 不生长 生长
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 )
A.酶A、酶B、酶C 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 D.酶C、酶B、酶A
6.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 F3中表现有芒植株的比例为( )
A.1/6 B.1/4 C.3/8 D.1/8
7.将Cu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溶液中Cu2+ 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3:4 C.3:5 D.4: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苯、乙酸、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且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C.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不相等
9.下面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不为2:1的是
A. 在铜与浓硫酸(加热)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B. 在过氧化钠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
C. 常温下,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pH=7时,c(NH4+)与c(SO42-)
D. 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二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