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字。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沅江一中 单 倩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2)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4)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文资料,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2)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短剧,从表演中得到启示进行问题探讨.
(3)通过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历史短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讨论法、活动探究、讲练结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新课设计: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郎织女图》,提问“牛郎织女”实际上反映了何种经济形式?
学生回答:自然经济
老师问:“请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什么是自然经济?”
学生答:“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老师:“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板书: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新授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板书)
师:自然经济在我国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那是什么促使其逐渐解体的呢?其解体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下面请同学观看一幕历史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