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提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4 17:13: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70字。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提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编号  知   识   点  识记  概括  分析  比较  综合
  1  三次武装起义      ★    
  2  “八七”会议      ★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4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  
  5  土地革命      ★    
  6  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  ★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    
  8  中国革命道路的初创          ★

  (二)立意目标:
1、   以中国革命道路的初创为贯穿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是在失败和成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的有效信息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完整知识,并能依据国情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合理性和从实践和理论关系的角度解析中国革命道路的初创。
2、   以土地革命为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通过中共对富农的政策说明政策制定应依据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共对土地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认识,习得多角度把握某一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一)   重点之一:
1、   举要:
(1)   知识点:土地革命。
(2)   学科能力:依据国情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多角度考察并形成对某一历
  史问题的认识。
(3)   理论点:国情决定政策和方针的制定;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政策制定原
  则。
2、   剖析:
  中国是农民大国,这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农民人口数多;一是指以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大;一是指农民意识占据社会意识的主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具体国情和近代史上历次探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而农民的基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即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因此土地革命是以解决农民的基本问题为途径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有益尝试。
(二)   重点之二:
1、   举要:
  (1)知识点:中国革命道路的初创(包括三次武装起义和“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等)
  (2)能力点:阅读课文,充分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整理史实,形成对某一历史概念 
  完整认识的能力
  (3)理论点:考察历史必须把特定的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注重从社
  会环境分析历史现象;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历史,揭示实践和理论之间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