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局的变动》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6 8:33: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90字。
  《清朝政局的变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总理衙门的设立;辛酉政变;“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上海会防局成立;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清朝政局变动的背景、表现和影响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总理衙门、“借师助剿”等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清政府政策调整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政策调整带有屈于下列强侵略,力图剿杀农民革命的时代特点。
  (2)通过对清朝政局变动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判断事物的结果、影响必须从较长的历史阶段进行考查分析。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清朝政局变动的背景、表现和影响,让学生学习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总理衙门、辛酉政变的史料,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史料处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清朝政局变动是本课的重点。全课要抓住它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理解“变动”二字的含义。咸丰同治时期,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内和对外政策,以巩固统治。清政府改变了对外国列强虚骄排斥的态度,开始承认在技术方面不如西方,政策上也由勉强抵抗转变为相互勾结;在满汉地主联合统治的权力结构中汉族地主阶级的地位显著上升。上述这些调整,主要表现在总理衙门的设立,辛酉政变后,慈禧开始控制清朝政权;清政府开始通过“借师助剿”,与侵略者勾结,地方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2. 难点分析:对总理衙门如何评价是本书的一个难点,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总理衙门设立的背景作用,理解它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总理衙门设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外交事务日益增多,需要一个专门机构进行外交活动。西方列强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定后,为了更好控制清政府,要求遣使驻京直接与清政策交往。清政府为应付这一局面,正式建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从1861年设置到1901年改组为外务部,存在四十年之久,其职权范围,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通商、交通等各方面内容。这个机构的设立,其被殖民势力控制并为其服务的特点,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色彩,可以说是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课堂教学设计
  师:在前几节课的时间里,大家学习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内容,这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给清政府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回答正确。太平天国占据东南半壁江山,英法联军入侵清政府的心脏地区,这两个事件使清政府面临内外忧患的局面。特别是外国列强的入侵,军事侵略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随之而来的经济侵略,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