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500字。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教案
(编写: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黄孝华 审核:罗洪钦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同盟会的建立;同盟会的性质及政纲;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2、能力方面:(1)指导学生归纳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2)指导学生评价三民主义,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及有关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节,首先要从客观上认识,本节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一个中间环节——革命形势的发展。如果把辛亥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上节内容就是革命的准备阶段;而这一节内容则是发展阶段。首先是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接着革命派与保皇派开展论战。通过论战,扩大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赢得了国内外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壮大革命派的队伍,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而后,在同盟会的领导和影响下,发动了萍浏醴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进程。
2、关于同盟会的建立,我们要从可能性必要性两方面分析同盟会成立的条件,从政治角度分析同盟会为什么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通过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及其评价,使学生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认识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进步的阶级。
3、对比孙中山、康有为等人人生轨迹中的转变,认识任何伟人都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造自我,否则就会被奔腾向前的历史潮流所淘汰。
4、通过穿插起义者的事迹,对革命党人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予以讴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2、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