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测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及外交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题,约5930字。
第十四章测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及外交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1.1977年—1978年,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其徘徊主要是指
A.结束了“文革”,但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B.打倒了“四人帮”,但邓小平没有重新复出
C.纠正了“左”的错误,但工作重点没有转移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坚持“两个凡是”
2.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错误的根源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3.“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的标志是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为刘少奇平反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
4.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5.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质是
A.土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 B.农业产品分配体制的重大变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7.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8.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