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测试: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7 14:39: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题,约5900字。
  第十三章测试: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1.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是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          ④《论联合政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主要依据是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3.新中国成立后,下列活动属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是   
  ①抗美援朝运动  ②进行“剿匪”作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三反”“五反”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4.建国初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的举措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镇压反革命    D.“三反”“五反”运动
  5.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
  最高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农业生产力
  6.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最重要的意义是   
  A.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威信    B.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C.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D.完成了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7.建国初期曾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其中对“合理”的正确理解是   
  A.剥夺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          
  B.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
  D.使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8.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矿业中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消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主要的特点是   
  A.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D.坚持自力更生以外援为辅
  10.在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11.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