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8 20:3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30字。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及其原因;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2. 能力方面:通过对军阀割据根源和护法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抓住历史事物本质,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军阀割据局面出现和府院之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激烈争夺、分而治之,是导致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人民苦难的重要原因,以此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通过张勋复辟及其失败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不过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闹剧,历史进步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
  (3)通过护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孙中山领导的又一次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其失败再次说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4. 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理清两条线索。第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即军阀的割据混战;张勋复辟;段祺端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第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即讨伐张勋;护法运动。培养学生整理、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①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源是重点。总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第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各个军阀可以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拥兵自重,任意搜刮,形成独立王国。
  第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决定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使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无法独占中国。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国家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代理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他们便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地方军阀派系,而各派军阀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扩大地盘,也分别寻找帝国主义国家和靠山。
  第三,从当时的具体背景看,袁世凯死后,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所以,在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②护法运动是重点。这是一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反对段祺瑞专制独裁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的又一次斗争。它的失败,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表明军阀不可能成为民主革命的同盟军。缺少实力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继续斗争,必须寻求真正的同路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