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文化(二)》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 8:53: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90字。
  《清朝晚期文化(二)》教案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史界革命”;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王国维在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甲骨文的发现;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诗人;“诗界革命”;“谴责小说”;京剧的形成;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能力培养:通过教材所引黄遵宪《冯将军歌》的部分内容和梁启超论旧史学四弊的原文,引导学生分析“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的特点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本讲重点:“史界革命”;“诗界革命”。
  本讲难点:梁启超的新史观。
  [课时安排]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新史学和考古的成就
  1.“史界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必然原因。资产阶级史学传入中国,冲击中国封建史学传统是客观原因。“卫种族,长国威”,以“史学革命”的口号可以看出其同救亡图存的任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史学革命的结果是结束了史学领域封建史学独占的局面,开辟了资产阶级新史学在中国的道路。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等。可列表掌握他们在新史学方面的成就。
  代表人物著作贡献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我国近代提出破除封建史学,倡导“史界革命”的第一人; 奠定新史学的理论基础; 强调研究历史要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 把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引进历史研究。《新史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新史学的又一代表,功在以新史学说理论研究历史; 在史学领域众多方面取得辉煌成果; 开创性地研究封建社会无人过问的杂剧。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最早采用资产阶级观点编写的中国通史著作之一。
  2.考古学:甲骨文的发现,是考古学的重大成就,掌握甲骨文发现的时间(清末)、地点(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作用(为研究商代史提供可靠的文字根据)即可。
  二、“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
  1.“诗界革命”: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文学领域也发出各利改良的呼号,提倡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进行诗歌创造,主张按照当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开辟诗的境界。“诗界革命”的口号是19世纪末由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等维新派提出来的,其目的正是要解决诗歌为维新改良服务的问题。诗界革命中成就最大的是黄遵宪。他是近代前期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诗作数量多,集中编成《人境庐诗草》。其诗的特色──以诗歌记录近代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大事,揭示民族矛盾,表达反帝爱国激情,故其诗被称为“史诗”。代表作有《冯将军歌》、《哀旅顺》、《台湾行》等。
  2.“谴责小说”:(代表作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