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化(二)》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 8:58: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30字。
  《民国时期文化(二)》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和教育成就。
3.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的发展: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
4.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训练其区分、鉴别、筛选作品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列表归纳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结合前一节的内容,比较解放区与国统区文学艺术和教育内容、发展方向的区别,来提高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4.通过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使学生认识其在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阶段。毛泽东不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2.通过分析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学艺术成果,与前一节内容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化战线成为军事战争的有力配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追求光明,宣传进步,反对独裁和暴政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党的方针,热爱党、拥戴党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著作,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4.通过社会生活的一些变化,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但进步极其缓慢,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认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化成就。
(二)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和哲学。
(三)解决办法
1.印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或节选),由教师介绍当时的背景后,学生分析:"文艺应该为谁服务?如何服务?"讨论后得出结论。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化成就,教师指导学生列表归纳,然后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发展和国统区的文化成就,讲清楚中国革命发展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在文化界起了思想指导作用,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为社会服务,鼓舞人民追求光明、进步、独立、民主、自由和统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