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复习第一轮中国古代史单元练习题(共7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8000字。
2010年高考复习第一轮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2.西周“国人暴动”的性质是
A.奴隶的武装暴动 B.平民的武装暴动
C.手工业者的武装暴动 D.诸侯的武装暴动
3.周武王伐纣灭商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纣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的反抗 B.商朝前线兵力弱
C.文王时任用姜尚进行政治军事改革 D.一些小国、部落参与伐商战争
4.右图为商代人面纹方鼎。下列对商朝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使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
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6.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C.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7.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A.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疆域 B.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C.井田制开始出现并迅速瓦解 D.奴隶地位低下,用于社会生产各部门
8.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 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
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
9.齐桓公能够在中原确立霸主地位,关键在于
A.周王室的认可 B.“尊王攘夷”提高了齐国的政治地位
C.各诸侯国的支持和拥护 D.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10.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周王室衰微 D.诸侯野心增大
11.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错误的一项是
A.瓦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B.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C.是奴隶主进行的掠夺性战争 D.在客观上无进步性可言
12.下列各项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积极意义的是
A.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集权的趋势
13.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