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长征》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3 8:59: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980字。
  《红军的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大纲分析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正确领导。(2002、2000高中版)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2000年初中版)
  分析:
  (1)两份三版的大纲均重在阐述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及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实在看不出它们有哪些实质的不同。
  (2)对于长征精神,大纲不应忽略;长征的历史意义,亦应述及。
  (3)同时,初中版大纲语言不很精练准确。
  2.课程标准分析
(1)   初中版:
A、   中国近代史总序的交代: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B、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内容标准”的交代: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C、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教学活动建议”的交代
  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2)   高中版:
  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交代: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分析:
  (1)高中版课标对于本课教学的具体指导不够。
  (2)初中版课标可操作性的内容较丰富,并且提到了长征精神,从长征看中国革命的道路之曲折也是培养态度价值观的入手点。
  (3)课标相对于大纲,行为主体是学生,贴近教学过程本质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当然,给教师的教学自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教科书分析
  本节共分三目:“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从文字量来说,本课的信息似乎很大。
  仔细思索,教科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单针对红军,还有平息国民党内争的意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