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三理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4 21:3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9200字。
绵阳市高中201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10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铅笔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第Ⅱ卷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
1.下面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在图中a、b、c结构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过程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过程中没有O2参加
D.该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因为原核细胞中无a、b、c、e等结构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是
A.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产生免疫物质
B.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对靶细胞起杀伤作用
C.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抗体
D.胸腺缺陷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至缺失
3.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兴奋通过突触结构传递时,信号变化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与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之间是形成突触联系的
C.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的变化而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D.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大脑皮层,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
4.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此图可反映的信息是
A.该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与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保持相同
B.在正常情况下,该动物体内已分化的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Ab精子的概率为50%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可进入到下一个细胞周期
5. 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重复进行温特实验,在实验设计思路中,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应该是
A.将完整的燕麦胚芽鞘置于单侧光照射下培养
B.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黑暗中培养
C.将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6.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召开,其焦点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共担。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推广以液化石油气代替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醇、甲酸等化工原料
D.加快太阳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7.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B.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和水
C. 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水中,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D. 用氨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镜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