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190字。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能力方面:
(1)通过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进行斗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2)通过分析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反动,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通过介绍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并渗透时代精神教育。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分析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49年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表、1952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教会学生用数据统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处于教材的核心地位。前一目“严峻的经济形势”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重点性。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为我国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难点分析:
(1)没收官僚资本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从时间上看,这已经是过渡时期,而过渡时期仍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问题,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从官僚资本的性质入手,让学生明白官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2)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裼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仍然要使某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