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卷(9科1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9科16份)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 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必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选修).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 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命题人:成 维 顾向阳 审题人:刘百生 王思亮
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复辟/鞭辟入里 裨益/裨将千员 扛活/力能扛鼎
B.靡靡/左右皆靡 角色/群雄角逐 剥削/兵挫地削
C.逐渐/东渐于海 量刑/量体裁衣 宿舍/太子丹受而舍之
D.连累/危若累卵 血泊/水泊梁山 遗物/欲厚遗之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3分)
A.道路已目 灿然一笑 豪杰蜂起 中西合壁
B.形容枯槁 攻城略地 天降祉福 沃野旷畴
C.忠而被滂 肉袒付荆 各行其事 虚与委蛇
D.破釜陈舟 唇枪舌箭 博闻强识 纲绝维驰
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3分)
A.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在数篇里,参差互见,相互补充。
B.代表危地马拉国家队出战100场的拉米雷斯虽然一度在前腰位置上显示出不俗的盘带和传球功底,但很快便出现体能问题,下半场只能作壁上观。
C.大家难免发出这样的疑问:明知做不到,官员们为何还如此大胆放言?要知道,作为政府官员,应是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的。
D.科举取士一途,是维系王朝统治命脉的千秋大业,倘若这一条取士之途也被堵塞,真知灼见的被拒,沐猴而冠的得逞,最终,动摇的仍是封建王朝的根本利益。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刺客列传》写荆轲遭鲁勾践怒叱而不计较,这和《史记》中叙述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的励志精神是其目的。
B.《夏本纪》肯定了大禹建立夏王朝使中国从此形成九州为中心、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大一统格局的历史功勋。
C.《史记》的阅读有助于我们领悟人生,认识社会,了解国史,《史记》的阅读也需要能动地思索研讨。
D.通过阅读《史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博大心灵跳动的节律,瞻仰到一位中国古代良史的楷模。
5. 下面这副湖南长沙屈贾祠对联的下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划线处四处短语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下联:安排樽酒都扫尽,到此洞庭秋月,好携来四面烽烟,衡岳春云。
A B C D
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 、 ▲ 、 ▲ 、 ▲ (只填字母)
6.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5分)
有一天,朋友在我办公室看报纸,忽然发出一声大喝:“哪个盐城王八干的?”我凑上前一看,原来当日《XX晚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淮安鳖占领盐城》。他是淮安人,难怪如此光火。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淮安产的甲鱼畅销盐城的事,只是拟了这样一个标题,没法叫人不骂!
(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淮安鳖占领盐城”这一标题为什么会让人光火。不超过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个标题应该如何修改?拟一个不超过10个字的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知识及阅读(37分)
7.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②罔罗天下放失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