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00字。
2010届第六次月考
理科综合测试题
命题:纪爱萍 校对:李晓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38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次、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写好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Al27 Fe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清蛋白电泳后得到血清白蛋白和三种球蛋白(右图),据图分析,抗体应属于( )
A.血清白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2.右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S”型增长过程中,增长率逐渐增大
B.渔业捕捞后应该控制剩余量在b点
C.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答案】D
【解析】种群“S”型增长过程中,增长率先逐渐增大后下降;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即c点。
3.位于人体内的神经元的功能分段,以下面模式图表示。下列据图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一般不含有 I 部位的结构
B.一旦Ⅱ部位发生冲动,传导到Ⅳ 部位,就能引发Ⅳ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C.III部位传导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流方向相反
D.神经元的细胞核一般存在于Ⅳ部位
4.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分析两图,相关的叙述中,都不正确的选项组合是D
①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②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③图2中甲和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丙细胞处于图1的DE段
④图2的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
⑤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⑥图2丙细胞如果是乙细胞的子细胞,那么丙细胞就是次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