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80字。
第20课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学案
一、课程标准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德、意、奥)之间关系的变化。
2、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3、理解科技革命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之间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对外侵略扩张。
三、温故知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
四、自学指导(阅读课文,整理归纳以下内容)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所签订合约的内容。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如何?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欧洲和世界局势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五、合作探究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世界局势的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六、拓展阅读
1、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
英、德、法、俄等国为了在未来的大战中取得优势,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疯狂的扩军备战。
在扩充陆军方面,1893年德国国会通过一项军事法案,使德国军队平时的编制增加到58.9万人。1899年德国陆军再增加3万人。从1911年起,德国每年都要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事预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陆军增加到87万人。英、法、俄也不甘示弱。到1913年英国现役军人(包括印度兵在内)已增加到41万人,其中大部分随时可以开赴法国协同作战。法国也于1913年夏天通过了新的军事法案,延长军人的服役期,服役年龄从原来的21~45岁放宽到20~48岁,使法国陆军的人数增加了23万人。1913年底,法国的常备军已达80万人。1913年,俄国的现役军人已经达到130万,但它仍通过扩军法案,准备将常备军扩充到230万人。
在扩充海军方面,1898年和1900年,德国国会通过了两个扩充海军的法案,力图从英国手里夺取海上霸权。英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加速扩建海军,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1906年,英国第一艘“无畏舰”下水,舰上装有12门12英寸口径的大炮(1英寸等于2.54厘米),比旧式战舰多8门,性能也较优越。德国也造出了“无畏舰”。1906年德国通过第三次海军法案。1908年又通过了第四次海军法案,规定1908~1911年,每年建造4艘“无畏舰”;1912~1917年,每年建造2艘,并把军舰的服役期限由25年缩短到20年,规定替换的新舰必须是“无畏舰”型。英国决心保持双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少于两个大国海军总吨位之和),决定德国每造1艘大军舰,英国就造2艘。在英德的造舰竞赛中,德国大大缩短了同英国的差距。1908年,英国造好的“无畏舰”是12艘,德国是9艘。到1914年,德国拥有包括无畏舰在内的各种新战舰共232艘,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海上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