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9科10份)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座号、姓名、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3)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5)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①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②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③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选自《明史•张淳传》)
【注】①片晷:晷,日光;片晷,时间短暂。②寝:搁置。③睚眦:小的怨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以属淳 属:委托,交付
B.淳阳笑日 阳:公开,当众:也通“佯”,假装
C.淳验无实即坐之 坐:定罪
D.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骇:害怕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康县吏民中许多人奸诈狡猾,连续上告七次,要求罢免县令,但张淳毫不在乎,仍日夜审读状子,惩罚恶人。
B.当地老百姓十分钦佩张淳,认为他像包拯一样断案敏捷,是非分明,所以把他称为“张一包”。
C.张淳关心永康县百姓疾苦,让官吏捐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特别贫困、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很多女婴因此得以存活。
D.张淳执法严明,曾将一个劫了五斗米的罪犯杖打至死,从此,那些公开抢劫的人再不敢违法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4分)
译文: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l(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唐]李贺
箨①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②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因数寸泥。
【注】①箨;竹笋皮 ②母笋: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一,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3分)
答:
二、文学名著就、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 下列各项中,多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