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向互导”教学模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4 13: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构建“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包建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标尺。同时,各地区中考作文所占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作文成绩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总分,关系到中考录取,因此,“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成为新形势下广大语文教师、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倍加关注和热烈讨论的现实性问题。不少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积极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出许多新颖的作文教学法:如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高万祥老师创立的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模式;苏州新区枫桥中心小学俞月明老师推出的“六自三段”作文教学法;广东海湾中学王伟鹏老师进行的主体性作文教学实验;最富有时代气息的是常熟市虞山镇元和小学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尝试。这些老师依托素质教育理论,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原则,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综观全国范围各地区的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教学痼疾仍然积重难返,作文教学这个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中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教师滔滔不绝地指导,密密麻麻地批改,津津有味地评讲,似乎已经极端任劳任怨,其辛苦负责足以令人肃然起敬,然而“春天种下的葵花,秋天收获的却不是一片金黄”。学生写作的知识不能说少,练习的次数确实够多,范文的阅读更难以计数,可广大普通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水平又有多高呢?恕我妄断,望作兴叹、望文生畏者多矣,缺乏真情、无病呻吟者不少,唯充满灵性、富于创新者凤毛麟角。
  一、作文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
  (一)作文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阶段。这种教学程序的缺点就在于每一阶段都立足于教师的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占绝对领导地位,学生却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题目教师命、中心教师定、结构教师框、习作教师改、优劣教师评”,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压抑学生的写作兴趣,严重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严重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唱“独脚戏”,负担不可谓不重,可学生却毫不领情。面对教师的指导,置若罔闻;面对教师的评改,莫名其妙。如此经年累月,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徘徊不前,不少学生甚至还有退步。
  (二)作文教学方法死板
  据报载,中学有相当部分语文教师知识面较窄,平时很少订阅文学期刊,很少写“下水文”,对文学的感悟和写作甘苦缺乏实际体验。因此,他们尽管事业心较强,但面对作文指导这一科学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往往把握不当,作文指导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写作环境和心态,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开阔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再者由于工作繁忙,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较拖沓,作文周转速度慢,学生迫切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及时评估的心理愿望不能及时得当满足,三至四周后的作文评讲似乎对学生已起不到总结经验,“点石成金”的作用了,甚至还会出现部分学生忘记曾经写过某某内容的作文的可笑现象。更何况作文讲评课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责过多,打击面过宽,而肯定过少,表扬面过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又怎能获得写好下次作文的信心和力量呢?
  此外,诸如应试教育与作文教学的矛盾,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作文命题方式单一等都是造成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快的原因。
  二、双向互动作文教学模式的介绍:
  “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习作之间构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把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启发与学生的写作修改有机结合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共同作用于习作训练这条主线,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作文水平。模式具体外化为三个涵义丰富的步骤:激趣·备写—→指导·改写—→总结·抄写。下面就三个步骤依次介绍:
  (一)激趣—备写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确实,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可见浓厚持久的兴趣会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充满自信地参加到作文训练中去,顺利完成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教师“激趣”的具体作法是:
  (1)用作家的经历感染学生
  我利用兴趣小组活动课和语文阅读课先后介绍了上海的陈力宇、沈阳的刘潇潇等多位小作家的成功之路。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之窗通过作者的笔端展现在尚处蒙昧阶段的城郊学生眼前。在羡慕惊赞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写作的愿望。不少同学争相复印刊有“小作家”成才经历的文章,还有同学把最崇拜的人由影视明星换成了陈力宇、庞秀玉等小作家。
  (2)用范文的美妙启迪学生
  文质兼美的范文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对课内课文如《春》、《白杨礼赞》、《背影》等强调“精品精读”,严格落实研读步骤,广泛开展心得讨论,真正做到“含英咀华”消化吸收。学生在研读过程中,感受到名篇的内在魅力,逐渐觉得阅读佳作是一种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城郊学生的趣味层次,为课外进行“无监督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我还打印了大量中学生优秀作文如《反哺》《神游书海》《我的星期天》等供学生品评借鉴。这些作文的作者与学生同龄,内容和思想与学生贴近,读他们的文章更容易产生共鸣,更能燃起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为城郊学生过好作文语言关、结构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用先进的理论点拨学生
  我利用作文指导课,先后向学生介绍了《写作中常见错误的纠正》、《“以小见大”的文章怎样写》等写作知识,这些知识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强,为学生迅速走上写作正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4)用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
  在学校、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如演讲、辩论、春游、体育节、主题班会的时候,我适时地激发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5)用发表的喜悦激励学生
  黑板报、橱窗、广播站、手抄报、市报《伴我成长》栏目都成为学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欲“占为己有”的发表阵地。
  (二)指导—改写
  1.教师指导,学生自写自改。
  好的作文指导,意味着整个作文教学成功了一半。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努力揣摩教材中作文训练序列的规律,积极上好作文指导课。刚起步时可“扶着走”,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多方面进行导引,促进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在学生初步具备写作能力后,教师可“牵着走”,重点在作文构思上点拨,意在打开思维窗口,逐渐培养学生自行审题结构文章的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要加强针对性辅导,特别是对写作困难生,教师应建立作文档案,满怀热情鼓励其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分析其以往写作失败的教训,培养其写作兴趣,引导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步步走向成功。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不断进行自我修改,使文章质量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批改量,大大缩短了写作活动的周期。
  2.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互改。
  首先,教师要讲清学生评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乐意批改。其次,教师要提出批改要求,教给评改方法。这一环节教师可先示范批改,同时印发“批改作文十原则”,逐一阐释说明,作为批改参考。第三,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其中“批改作文十原则”是指笔者根据优秀作文的特点并结合本人写作实践确立的批改作文的十个标准。具体为:
  (1)标题位置正中,内容正确。
  (2)字数符合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抄写。
  (3)字迹端正、卷面整洁,修改处处理得当。
  (4)无错别字和病句,标点正确。
  (5)语言通顺、流畅、生动,能运用较多成语,有文采。
  (6)开篇点题或结尾扣题,前后照应。
  (7)中心明确,选材具体,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8)写人能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等)。
  (9)叙事中能进行抒情议论。
  (10)文前有提纲,文后有小结。
  以上十条标准每条各占十分,作文内容新颖,字迹美观各加5分,并制定相应的扣分要求;十条原则的达成采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训练方式,使批改者在逐步提高了鉴别他人作文优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认为“学生的相互批改,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谨著文的严肃写作态度,而且还为他们提供学习借鉴的好机会。”
  (三)总结—抄写
  在学生互改后,教师按好(90分以上)、中(85-89分)、差(80分以下)标准,以一定比例再选取学生作文进行二度批改,其中75分以下的作文教师全部批改。本环节教师应根据这次作文的目标,摸清摸透学生的达成情况,写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鼓励性评语,为作文讲评积累第一手材料。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应采用学生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批改收获,总结作文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优秀作文及时表扬,通过评选“写作之星”,《学习园地》张贴,推荐校广播站,投寄各中学生报刊等形式,积极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这些同学进入写作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对本次作文75分以下的同学教师在热情鼓励的同时,应严格要求其改写并写好《文后总结》,积累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同时认真抄写分析本班同学的一篇内容、结构与其相似的优秀作文,反复品评消化提高。如期中考试后我曾布置学生写《面对**分》的作文。(**是该学生语文学科的期中成绩)我要求作文得分在80分以下的同学抄写研究期中分数与之相差无几但作文得分较高的同学作文,以达借鉴提高之效。
  四“双向互动”作文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
  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根据这一定义,作文教学应把每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差异的受教育者当作“人”来看待,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作文批改的原则上都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真正面向全体,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写作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写作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与自我完善。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激与导,学生的应与和,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五“双向互动”作文教学模式的成效:
  (1)学生阅读积极,兴趣高涨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