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鲁南中学模块学分认定考试高三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2 8:41: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化学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基本能力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物理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鲁南中学2010届高三模块学分认定考试政治试题.doc
  鲁南中学模块学分认定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010.2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规定
  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填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标识zhì        发酵xiào          惊魂甫定fǔ
  B.剽窃piāo       挟制xié           暴殄天物tiǎn
  C.青苔tái        殷红yān           自作自受zuō
  D.桎梏ɡù         粗犷kuànɡ         度德量力duó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演义  演绎推理  变换  变幻莫测
  B.文雅  温文尔雅  神话  出神入化
  C.代劳  以逸待劳  广大  发扬光大
  D.驱除  驱除疾病  通讯  通讯地址
  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   纸质文学中有太多的权利和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版权、所有权、署名权的问题等,而网络文学则把这些       了。
③   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渗入   颠倒  即使/可          B.渗透  颠倒  即使/可
  C.渗透   颠覆  虽然/但          D.渗入  颠覆  虽然/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0年的元旦晚会,有些卫视可谓是剑走偏锋,没有启用任何明星,这是要打造一场前所未有、纯草根的跨年演唱会。
  B. 在海地地震之际,各地华侨大展慈心,居安思危,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片爱心。
  C.一叶知秋,这部被束之高阁达三十年的著作的再版,充分反映了我国在政治上的巨大变革。
  D.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5.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B.国际电影展映不仅会启发香港影业的创意,更会提升香港观众的观赏水平,这是香港国际电影节创办以来不变的初衷。
  C.由于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和中科院的支持,使上海药物所牵头建立了我国唯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建立了l00多种高通量筛选模型。
  D.面对防不胜防的食品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8题
  中庸之道与社会和谐
  崔永东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用中”,亦即按“中”的标准去做。“中”是 “恰到好处”,是一种“完善”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对它的偏离,因而都是不好的。但那种将“中庸之道”当成一种折中主义的看法是一大误解,“中”并不是一把在表面上或数量上对事物进行所谓“半斤八两”式平分的标尺。“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是一种真正的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又与“和”有密切关系,东汉大儒郑玄对“中庸”解释道:“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是指按“中”的标准去做就会达到一种“和”的状态。和谐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之道作为一个方法论原则,适用于政治领域,表现为宽猛相济、德刑并用的治国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