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反”手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br>
<br>
一、反比喻 比喻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修辞手法,它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却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零落自在的“飞花”;以无声无色的“愁”来比喻无边无际、细如牛毛的“雨”。以抽象比喻具体,使读者在调动自身真切感受的过程中,领会“飞花”的轻盈,似梦一般不可触摸,不可把玩;感受“丝雨”的细碎,如脑际心头的愁绪,缠绵不绝,如缕如烟。比喻新奇而又准确传神。 <br>
<br>
二、反客为主 也可称为以彼写此。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从自己写起,而是从思念对象写起。通过写思念对象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正意反写,相反相成。杜甫的《月夜》之所以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