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学习社会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与学习社会化
韩寒东
摘 要:语文教育,是以汉语言教育为根本,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等为特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它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途径。当今世界社会迅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本文指出语文教学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学习社会化之中,才能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社会化
一、语文的学科性质
语文学科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对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历来都是有争议的。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语文学科的几种基本性质。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言、文字是工具,而语文学科是以口语和书面语教学为主,听说读写又是以语言为依托,那么以语言和言语教育为主的语文学科就必然具有了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2.语文学科的思想性 语文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因而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当学生接触每篇课文时,接受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了它的观点、精神和感情。所以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是很强的。基于此,语文学科向来重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结合。
3.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备工具。如果说数学、外语也是基础学科,那么语文学科就是基础学科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们也只有通过语文学科的教育训练,才能现代科学技术。所以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其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4.语文学科的社会性 语文渗透于社会的每个方面、每个角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语文并非是从学校开始,也不会以走出学校而结束。语文学习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在一定意义上是学习社会化的一个方面。
5.语文学科的实践性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就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语文的积累光靠教师的分析讲解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学生不断的听说读写的实践,在模仿、积累、吸收、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融会贯通。
6.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语言文字知识本身,语文学科还包罗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其范围之广,容量之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相比的。
7.语文学科的文学性 既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文学是语文的艺术,语文和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分割。
二、当代语文教学
在认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后,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中国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整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勿庸置疑,伴随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显示出迷离性和陈旧感。语文教学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课外活动很少得以开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成为当今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考察当前的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当前语文教学的现实功利的目的十分明显,集中体现在应试教育的泛滥上。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割裂语文和文学的关系,集中于客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人所共知的现象。②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数量化和绝对化。比如,在《女儿的作业》中提到的,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对于“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和“刻画描摹非常逼真”,填“齐心协力”和“栩栩如生”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和“惟妙惟肖”。诚如作者所说的:“这不仅是误人了,实是害人了,而且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