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90字。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知识目标:
掌握五届五中全会的反动方针
理解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原因并认识其后果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掌握中共的策略
掌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及其原因
掌握国统区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知识重点: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内容和原因
中共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国民党的斗争
知识难点: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
蒋介石集团在抗战期间政治态度的两面性
知识结构:
思考: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战略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
原因: 内因——阶级本质
外因——日本诱降政策;中共领导抗日力量增长
标志: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政策中心由对外转向对内,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表现:掀起第一次反共浪潮,制造皖南事变
思考: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皖南事变坚决回击是因为: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未变,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彻底破裂。
(2)国际上,法西斯的侵略严重威胁着英美的利益,无论英美或苏联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不愿削弱中国战场的抗战力量,因此都向蒋介石施加压力。
(3)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击,既可以打击国民党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正确处理上述事件说明:
(1)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政策。
(3)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能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突发事件。
思考:中共在处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和皖南事变中的态度有何不同?结果有何差异?分析原因?
二,国民政府在国统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