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改”的枷锁,发挥“批”的作用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挣脱“改”的枷锁 发挥“批”的作用
淮北市临涣煤矿中学 李 辉
领导检查作文,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岀而“委婉”批抨;家长看孩子的作文因一个错别字未改出而说老师不认真,如此种种,将一个巨大的“改”字压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改”成了衡量一个老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了。“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句话没错,但这是对习作者本人而言,如果用在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上,那么,语文老师就是长个三头六臂,不备课,不上课,也无法完成这“百回改”。
“改”在作文教学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简单的说“是”或“否”,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批改作文只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通过批改作文来提高习作能力,首先必须认识到“批”和 “改”在习作教学中的不同作用。那么,“批”和“改”在习作中有哪些作用呢?笔者认为:“改”治标,“批”治本。如能恰当地运用“批”和“改”,就能标本兼治,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
如何批改作文呢?
有人认为,初中生理解能力差,应重在“改”。到了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了,则可以“批”为主。对于这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初中阶段也应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知识的多寡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强弱,按照《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的说明,“将初中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意见,习作教学也可据此将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学期为第一阶段,二、三、四学期为第二阶段,五、六学期为第三阶段。三个阶段的“批”与“改”各有侧重。教师应把“改”下放给学生,重点放在“批”上,指出写作上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变以往“老师重在改,学生无从写,师生共诉苦,作文二百五”的尴尬局面,真正把老师从“改”中解放出来,将大力度放在指导如何作文上,这样,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怎么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第一阶段,以批代改。学生刚进初中,由于年龄、能力和学习方法上的关系,作文本发下来,往往只看批语,不看改,多少分是他们最关心的,正如俗话说的“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因此,“改”对这时期的学生来说,做的只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