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10字。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教案
【课标要求】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创办洋务和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熟悉各自的代表性企业。依据史实明确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性质和近代工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新课标的要求梳理、整合基本史实的同时,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真正让他们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真正明白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艰难,发展的曲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活动突出“艰难发展”的主题, 激发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宏伟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难点: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及艰难处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注明层次)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法及手段
导入
出示本课目标
一、洋务与官办
二、民主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三、在夹缝中步履艰难
课堂总结 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第一次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醒来,看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严峻的形势使更多的中国人觉醒了,他们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在洋务派的推动下,中国的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了。
演示课件
1.洋务运动的背景
课堂提问: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政治局面?
课件演示两段材料:提问洋务派认为应当怎样解决危机,目的是什么?
2.洋务企业及特征
(表格见课件)
提问:什么是官办?和传统官办企业有何本质区别?
展示李鸿章和曾国藩兴办企业的资料图片
提问: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解释:正因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所以我们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
讨论:洋务企业的性质
3.洋务运动的评价
展示:课件
1.民族工业的出现
提问: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提问: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为什 么?
2.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提问:民族工业何时获得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分析出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展示材料:
提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什么处境中发展?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民族工业的特点及根本原因?
总结
在内外交困、民族危亡的情景下,社会的各个阶层发起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运动,地主阶级通过发动洋务运动走在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前头,“师荑”开办了第一批近代的军事、民用工业,而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他们都带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回顾所学
思考并回答
(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讨论分析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都采用机器大生产。
示范校(一般校直接讲解)
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
归纳教材
分析材料
分析教材 激发兴趣,引起共鸣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联系旧知识引出背景
理解洋务运动的主张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
掌握初步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理解在夹缝中发展的含义
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处境的艰难 ppt
ppt
讨论
ppt
ppt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