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精选精练(三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820字。
2010年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精选精炼(三套)
流浪客 改编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精炼(1)
1.(2007 年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 •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2007年广东高州一中二模试题)《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5.(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6.(2007年山东德州高三检测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7.(2007年广东揭阳市二模试题)“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天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作者对农业与商业关系的认识是( )
A.农商皆本 B.农本商末
C.农末商本 D.农商皆末
9.“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10.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