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教学”浅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姓”什么,语文课教什么?工具说、人文说、文学教育热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难以定论,姑且不说。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主张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为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问题教学”法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问题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提问”,孔子在《论语• 述而》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心理倾斜,情景创设,便是提问使然。“提问”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顺利完成“问题教学”,我认为“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艺术”这两个环节至关重要。
一、问题的设计
设计好问题是顺利完成“问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在充分研读课文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好问题。
1.中心(母)问题的设计
一篇课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真正把握课文,就必须抓住中心,理清细节。犹如一棵大树,只有抓住了树干,才能理清枝叶,所以,设计好中心问题是整体把握好课文的关键。例如我在讲授高中课文《雷雨》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周朴园爱鲁侍萍吗?”顺着这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说“爱”,有的同学说“不爱”,并都各自摆出充分的理由。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同时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文中周、鲁的矛盾冲突,周、鲁的人物形象,文章的背景、情节、中心等就同时解决了。又如讲授《项链》一文,可设计如下问题:“你们同情卢瓦栽夫人吗?”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同学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