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钟须长鸣》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50字。 《人口警钟须长鸣》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口警钟须长鸣》。人口问题是一个老话题,而我又是一名老教师了,怎样赋予这个老话题以新意,对我而言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的人口形势,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根据课标要求,我主要选取了一些材料,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参与中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两大特色:
特色一是:结构简洁。我始终认为一节课要化繁为简,只有简洁才能高效。所以我把整节课分为三大块,分别是:认知、体验和实践三个篇章。我简要地介绍一下:
在认知篇中,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即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以及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加剧。为得出“人口数量大”这一特点,我先出示图表,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分析,并参考教材内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体验篇”环节再展开。
在体验篇,我设计了三个小活动,就是“小小辩论赛”、“七觜八舌话影响”和“13亿的乘除法”。重点放在了辩论赛。我认为,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他们的创造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辩论,学生明确,要以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口问题: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另外还设计了七觜八舌话影响小活动,通过学生自由发言,点击出示有关图片,再经过阅读和分析得出结论,将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不是通过老师的告知获得。前面的两个活动为完成“13亿的乘除法”作了铺垫。学生跃跃欲试,表现欲望相当强烈。这样既对我国人口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实践篇的教学。
上一环节已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热情高涨,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了“实践篇”这个环节;同时,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及其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意义重大。还播放了一段北京市宣传计划生育的公益广告,收集了几条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通过观看、朗读,使计划生育观念深入人心,并通过提问回答,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作出应有贡献的决心。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握拳宣誓,水到渠成。学生意犹未尽,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材内涵得到升华。
特色二是:学生参与好。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