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30字。
《汉字与书法》学案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
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考试大纲】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_,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商代的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
(3)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 ”,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推广书写简便的 ,对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二、书艺历程
1.形成条件
(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空间和_____________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_____________审美情趣。
3.发展历程 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
(1)实用性文字:
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
(2)自觉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
原因: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融入绘画之中。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东晋___________,其书法理论是 。
(3)新的高峰:隋唐
原因: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
特点: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
书法_________日趋成熟。
(4)宋代:
原因:①政治: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________________
③思想:__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原因:书法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6)印章艺术: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明中叶以后,篆刻发展成与书法、绘画一起相得益彰的姊妹艺术。
【思维拓展】
1. 主要书法家及其艺术成就
书法家及其朝代 书体 艺术成就
王羲之(东晋) 行书 继承汉魏雄奇伟丽的传统,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
张旭(唐) 草书 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体现了盛唐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怀素(唐) 笔势飞动,意绪狂放,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
颜真卿(唐) 楷书 “颜体”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 后世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唐) “柳体”道劲森严,另创新意
“宋四家”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祝枝山(明) 草书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 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文徽明(明) 行、楷 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