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4 10:12: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40字。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解析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李约瑟难题”的准确表述应该是: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结合第6、第15课所学内容,举例说明古代科技成就与近现代科研成果的区别。
  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推进了科技发展,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人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中国的科学技术由先进转为落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教材所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编制《16世纪中叶至18世
  纪下半叶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
  将下列事件按相应时段填入表中,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  闭关锁国  文字狱
  请思考:
  1.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3.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