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40字。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如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认识其影响。探讨荒诞剧的艺术价值。
2.通过19世纪以来的历史环境,认识各个作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的时代性和个性。
3.从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体验历史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重点: 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难点: 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二)讲授新课
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
1.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文学家和代表作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雪莱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赏法国大革命。他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