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理科综合测试(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17580字。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4)
[新课标版]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和答卷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示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 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 的小泡,它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 与e 演变成f,直至成为g,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a、b和c依次是
C.a 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有直接的结构联系
D.a 与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
2.右图为基因型为 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
B.细胞 ② 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C.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 A 和基因 a 的分离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细胞 ③ 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3.预测某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组成
4.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接种甲型H1N1疫苗是最好的方法,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用于此型病毒所致流感流行的免疫预防。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
①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③将患病的人群进行隔离处理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图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试验结果。下列正确的是 ( )
A.桃果实变软与植物激素无关
B.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B
C.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用生长素处理
D.桃果的成熟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7.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