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理科综合测试(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15770字。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5)
[新课标版]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和答卷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过程除哪项外,均能体现这一特点 ( )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动物细胞分裂后期,细胞膜内陷缢裂
2.如图表示葡萄糖在细胞中分解的过程,酶1、酶2和酶3
依次存在于 (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某种药物可以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该药物不可能阻止下列哪一过程 ( )
A.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B.tRNA进入核糖体上的位点
C.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 D.mRNA的转录
4.甲型N1H1是一种呼吸到传染病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型N1H1病毒感染力很强,可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繁殖
B.当B细胞受病毒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C.防止该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和进行预防接种
D.感染该病毒后产生的抗体,不能识别其他变种的病毒
5.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可知该组织可能取自于植物体的分生区
B.与图中结构5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C.图中细胞4的DNA、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比例为1∶1∶1
D.图中细胞6处于分裂间期,在此期间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6.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时,患者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却能感觉到冰冷的手术器械的存在,这说明疼觉兴奋的传导已被阻断,而温觉和触觉仍然存在。以下是关于三种感觉产生及兴奋传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感觉的感受器所能接受的刺激可能不同
B.三种感觉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可能不同
C.传递三种兴奋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
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对
曲线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呈“S”型增长
B.在E点对应的时间时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最大容纳量
C.若该种群为有害动物,则C点是进行防治的最佳时期
D.E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8.一种植物的花粉落到另一种植物的雌蕊柱头上不能萌发,这是因为雌蕊柱头对花粉有识别和抑制作用,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