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一帜,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天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8 18: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读”树一帜   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天地
             山东省烟台市双语实验中学       杨长缨
关于“读”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论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读书深思子自知。”(苏轼《送章惇秀才先解西归》)等等。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地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品味出其中的妙处;现代语文教育家也大力提倡朗读,认为朗读有助于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朱自清先生就说过,在语文的教学上,在文艺的发展上,朗读都占着重要的位置,并具体指出“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因为练习朗读得咬嚼文字的意义,揣摩说话的神气。”
在学习、领会、实践新课标的精神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要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更好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就必须高举“读”这面大旗,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天地,让学生多读、会读,在读中理解、品味、欣赏文章的内蕴、真谛;体会作者的匠心、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中体现的美感——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情感美、语言美等等。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会读”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
指导朗读意识
一、指导学生朗读中要有节奏意识
在朗读中以不同节奏的轻重缓急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是朗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具有明确的节奏意识,使学生了解和逐步掌握情感激越时节奏加快声调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舒缓声调压抑的特点,尤其要让学生了解和把握适当的停顿、重音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对于节奏的把握既不能过于夸张,要与生活基本吻合,又不能太随意,过于生活化,适当的表演性的节奏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比如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从开篇“我”收到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十分喜悦时节奏的舒畅,到“我”看到新生小鸟的惊奇感受时节奏的激越;从小鸟逐渐接近“我”忐忑犹疑时节奏的迟疑,到小鸟在“我”肩上睡着无所畏惧时节奏的舒张,以节奏的变化读出小鸟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变化。
赏读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我引导学生先结合词的内容划分朗读节奏,再找出词的韵脚,然后介绍李煜就是因为写下这首词惹来杀身之祸的史实,在学生体会到了渗透在词中的亡国之痛后,由我先给学生范读,再配以古曲《昭君怨》,让学生进行个体品读,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读出词的内蕴与乐感,努力复现其哀婉、伤感、追怀、寂寞的情调,最后师生共读,体味词的意蕴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二、指导学生朗读中要有角色意识
对于那些文艺性较强、角色分明的课文,特别是一些小说、童话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孔乙己》、《范进中举》、《陈毅市长》等,很适合分角色表演朗读。文中角色个性化的语言只能通过生动的朗读,才能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具有角色意识,启发他们去揣摩、领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既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从而取得教师条分缕析细致讲解难以收到的效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