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20字。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过程与方法
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
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苦难的过程。
学习祖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的精神。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难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国历史自三国后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那么南方经济究竟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南方经济出现这些变化的呢?
板书[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问: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学生思考)人口南迁(不完整,我们学完这课书后再回来总结。)。
问: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发生人口南迁呢?
[人口南迁]
学生看书后回答: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这样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问:人口南迁到什么地方呢?
回答:(引导学生看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主要集中在益州、梁州、荆州、江州、扬州、徐州等地。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自西晋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人民南迁连续不断。307年(永嘉元年),晋元帝时为琅王,移镇建业,此前后有一批人南迁。311年(永嘉五年),洛阳不守,石勒南至葛陂(今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祖约之乱时,大量人民再度南迁。369年(晋废帝太和四年),桓温北伐关中和枋头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383年(太元八年),苻坚南下,淝水之战时,许多北方流民渡江。东晋末年,刘裕北伐,中途退回,关中、河南得而复失,流民南渡者也很多。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渡的人民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麦菽在江南开始推广栽植。适宜于旱作的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推行。水利灌溉系统,也在过去的基础上推广和整理。东晋时,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县)立新丰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