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小题,约8770字。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高2010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至11页,共11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 27 S32 Cl 35.5 K39 Ag108 Ba13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
选择题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为b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由于生物膜在厚度和化学组成上相同,所以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下图表示人体某过程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的变化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明显作用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的体温变化,则B点可能是10~14点,C点可能代表清晨2~4点
3.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存在于动物精巢中
B.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
C.该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8条
D.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因型有2种
4.制药厂引进了能够合成人α-干扰素的某大肠杆菌品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接入适量菌种,培养3h后开始取样并在此后每隔3h取样一次,测定并记录细菌种群密度和培养基pH。下表数值记录无误,但记录顺序不慎弄乱。据此表格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基因工程才能培育出该品系的大肠杆菌
B.培养基pH的变化与发酵时长直接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培养基pH由大到小来恢复记录顺序
C.培养到24h时测量的数值为:密度2.2×104、pH 6.43
D.密度2.0×104、pH 6.37的种群处于对数期
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
C、图甲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
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6.下列过程都与能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g)+ O2(g) === CO2 (g);△H=—283.0 kJ/mol
B.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常温下就能顺利发生
C.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D.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能大量共存,加入Fe2(SO4)3溶液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I- CO32- ClO-
B.Fe2+ H+ K+ NO3-
C.Ba2+ Na+ SCN-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