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5科6份)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doc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doc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doc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doc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doc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高2010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2010.3
语文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
B.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
C.奔赴/投奔 拾遗/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
D.悱恻/斐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苍桑 闪铄 怙恶不悛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B.整饬 精湛 沽名钓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寒伧 谒见 别出心裁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晌午 连襟 皓首穷经 家有蔽帚,享之千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萨德尔城发生多起爆炸并导致重大伤亡,伊拉克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推迟了出访伊朗的行程。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的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4.下列各项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已与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B.当刘兰芝与焦仲卿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而殉情的时候,当陈天华毅然蹈海走向死亡的时候,谁能否认他们没有高贵的德性呢?
C.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人类活动必须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自然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管理。
D.呼延赞扬名沙场、马革裹尸的抱负落空,是因为宋朝放弃对外开疆拓土的追求,转向日益强调内部建设与崇尚文治的朝政路线使然。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人类征服流感之历程
有这样一句话:“疫病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人类与疫病较量的变迁。我们在这个“考场”上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从1918年到1919年,甲1型流感几乎传遍了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它的袭击,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死在炮火之下的人数还要多。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4月扩散到全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1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发病率30%,病死率与1957年相近。2009年的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升温也将给人口稠密但对疾病毫无准备的富饶地区带来可怕的热带疾病。大气层的漏洞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茂滋生,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保持身体的接触,吸入别人的废气。在水、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菌,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
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燃点乳香、沈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隔离、洗手、禁止随地吐痰是现代社会防止流感流行的常用方法。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因此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随地吐痰的罚款分别为600港元和500澳元。在人们还习惯于随地吐痰的情况下,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很难达到“不禁而止”的境界。现代人类采用综合防治法,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
1849年,英国著名的麻醉专家约翰•斯诺博士发表于关于霍乱传播问题的文章,提出了“粪便传播说”,在当时是破天荒的。1865年,路易•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病原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有两个:一是巴斯德氏鼠疫杆菌;二是巴黎的巴斯德大学。罗伯特•柯克他先后发现了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并因为发现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获得19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英国医生伦纳德•罗斯,从1890年起开始解剖蚊子,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发现了疟原虫的传播机制。为此他被授予190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5.根据文章内容,对流感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因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够产生并迅速传播,疫情波及多个国家。
B.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经常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蔓延。
C.古人用芳香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和防治其蔓延也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