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小题,约9010字。
福建省龙岩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七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第I卷(必考)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处理枝条时间的长短是自变量
②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③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型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④女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⑤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甲、乙两图是某植物的两种不同细胞(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B.甲、乙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且ATP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手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甲,图中结构1起重要作用
D.甲细胞—般不出现染色体结构,核中DNA只转录不复制;而乙细胞能继续增殖,核中DNA复制,但不转录
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出正确的判断是 ( )
A.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病原体产生适应性变异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5.图2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
A.I共同进化、Ⅱ生物多样性、Ⅲ物种多样性
B.I生态系统、Ⅱ种群、Ⅲ群落
C.I竞争、Ⅱ寄生、Ⅲ捕食
D.I生态系统的信息、Ⅱ行为信息、Ⅲ物理信息
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氮化铟这些高亮度LED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已知Ga处于IIIA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氧化剂
D.ETFE膜( )是由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