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题,约9290字。 福建省龙岩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 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两条河汇流现象的地点和位于教堂西南方的地点分别是 A. 甲和丙 B. 乙和甲 C. 丙和甲 D. 丁和丙 2. 某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幅图示地区的航空照片,他发现教堂的日影大致朝向丁点 所在的方向。此航照的拍摄可能是当地时间 A.6月22 日 18:30 B. 12月22日 17:30 C.6月22日 5:30 D. 12月22日6:30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3~4题。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 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3. 探究结果表明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4.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读2006年我国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5~6题。 5. 福建省人均产粮状况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 地形多山,可耕地比重小 B. 海拔较高,复种指数低 C. 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D.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小 6.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A. 南粮北运 B. 东粮西运 C. 西粮东运 D. 北粮南运 读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 根据三条曲线的纬度差异可判断 A. 南方能源结构优于北方 B. 南方能源消费量小于北方 C. 南方能源进口量大于北方 D. 南方能源缺口量大于北方 8. 三条曲线的时间变化说明了 A. 北方GDP总量呈下降趋势 B. 北方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C. 南方能源生产量呈上升趋势 D. 南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