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讲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1 15:00: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070字。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讲义
  第21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1、背景:
  ①必要性: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向西方学习。
  ②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
  2、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
  ②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影响:
  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启迪着人们摆脱闭关锁国的束缚,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去重新认识世界,去探索新的救国之路。
  ②从此,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1、体用的含义:
  体: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纲常名教;用: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文化。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为之用。
  4、影响:局限于军事、经济等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早期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
  1、背景:
  ①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的影响;③洋务派失败教训。
  2、代表:王滔、郑观应等
  3、主张: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
  4、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②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
  四、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必要性: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
  ②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学东渐思潮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的宣传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
  2、主要思想:
  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讲学;撰写《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用孔子权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公车上书;办报;建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上书光绪皇帝等;
  ②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