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2 7:1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410字。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教案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知识: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的建立
  (1)建立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仍有比较迅速的发展。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建立后,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纷纷建立。⑤革命形势:资产阶级发起收回利权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⑥时代要求: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2)同盟会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16字纲领)
  第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废除清政府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政府,暗寓了反帝意愿。需要强调:“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而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中于其代理人满洲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第二,“创立民国”,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需要强调:这一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第三,“平均地权”,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需要强调:这种通过“核定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二、关于三民主义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最高成就是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和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这个纲领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方面的历史任务。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具体含义是推翻清政府,并不反对所有满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要建立民族国家,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    
  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体现,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孙中山提出按照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给国民以民权,让国民选举总统、选举议员和制订宪法,并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绘制蓝图。这种以铲除帝制,建立共和国为核心的民权主义,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也解决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体问题,从思想上武装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