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0字。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花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情况,认识“双百”方针的内涵和依据,理解“双百”方针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文化科研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了解改革开放后文学艺术的春天,培养学生从事物的曲折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的综合思维、逻辑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各种言论及其图片,认识史论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新发展的认识和感受,并树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创新以促进祖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的影响。
教学难点:遭遇曲折的原因。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适用范围
2.1956年4月28日
3.影响:生机勃勃
二、遭遇曲折
1.原因
2.马寅初
3.八个“样板戏”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1.举措
2.春天:文艺,学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2文字阅读框: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段话,就是所谓的“双百”方针。今天,我们学习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指导哪些工作的方针?
板书:1.适用范围
教材第一自然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二段小字当中说得更具体:“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特别提示同学们注意“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1956年4月28日。
板书:2.1956年4月28日
1956年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由过渡时期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了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