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590字。
第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讲述了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历史背景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及其影响的认识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知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涵义,能够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案导读,掌握基本知识,理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实和马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通过阅读材料和合作探究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毛泽东及其伟大思想的认识,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知道“毛泽东思想”这一名词,但是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内容、形成知之甚少,难以对其有正确的理解。本课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材料阅读解析法、学案导学法和合作探究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一、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知识链接”部分并提问: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吗?3、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阅读并思考回答。)
思考: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吗?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基础训练》第121页考点举要,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学生阅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