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600字。提高统筹能力,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树立辩证法联系的观点,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哲学依据,进而支持和参与低碳生活..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要求
综合运用联系的观点特点多角度分析事物.
分解联系的特点逐个理解,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但综合分析和运用观点,学生难以全面和准确掌握.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说明
回顾已有知识,听讲即将要学的知识. 唯物论: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物质;辩证法:要后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样――联系、发展、矛盾。 承前启后后导出辩证法的观点,有助于先生感知哲学知识体系。
1.自主阅读课文。
2.寻找并回答食物链中联系着的事物和要素.
3.讨论孤军奋战等词语是否说明有些事物是可以孤立存在
4.思考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那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5.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6.朗读名言并感悟其哲学道理,分析行动与习惯性格命运之间的关系.
7.判断所属的联系. 引导、点拨、总结、归纳:
1.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外部)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内部)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多样性的表现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 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与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2)方法论要求:
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哲学道理,通过判断和分析生活情景,提升学生对哲学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