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50字。 《指数函数》教案
夏津一中高一数学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识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一、某种细胞分裂时,每次每个细胞分裂为2个,则1个这样的细胞第一次分裂后变为细胞2个,第2次分裂后就得到4个细胞,第3次分裂后就得到8个细胞, ……分裂次数x与细胞个数y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探究分裂次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归纳猜想得到y=2x (x∈N)
问题二、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为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