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7200字,答案为扫描。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 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第I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设某生物(2n=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 ,如果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发生分离,且其他时期均正常,则配子内可能的染色体组合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2.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C.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3.图1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若HIV侵人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4.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的修定和补充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5.图2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上层。下列哪
项解释是正确的
A.提高光强度对硅藻有破坏作用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强度促使营养物上涌到海面
D.提高光强度增加了分解者活力,结果是
无机养分降低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C.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葡萄糖)
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7.乙基香草醛(结构简式见图3)可用作食品增香剂。
下列有关乙基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乙基 香草醛最多可与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乙基香草醛可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ol乙基香草醛可与含3 mol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乙基香草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等氧化